- · 《理论探讨》数据库收录[04/29]
- · 《理论探讨》期刊栏目设[04/29]
- · 理论探讨版面费是多少[04/29]
- · 《理论探讨》投稿方式[04/29]
超全面的设计底层理论,优秀设计背后离不开这(3)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原文作者:Miklos Philips 同样的原理也适用于数字领域,平衡对称的设计更令人愉悦。 “审美的完整性”不是没道理的。这个概念是基于基本的设计原则,
原文作者:Miklos Philips
同样的原理也适用于数字领域,平衡对称的设计更令人愉悦。
“审美的完整性”不是没道理的。这个概念是基于基本的设计原则,是有成就的设计师实践他们的艺术作品的经验总结。
好了,为了照顾大家的阅读体验,再写更多估计有很多人要开始没耐心了。所以剩下的设计原则,我们下回再接着聊,敬请关注哈。
设计上有两种平衡:对称和不对称。所有的构成元素:排版、颜色、图像、形状、图案、留白等,都具有一定的视觉重量。有些元素很重,很吸引眼球,而有些元素很轻,感觉不那么重要。
在Medium上看到一位工作超过17年的国外设计leader写的一篇关于设计原理的文章,讲设计如何变得有效?总结得很好。文章很长,为了提高你的阅读体验,我打算分2期来更新,如若你能耐心看完,相信定会有收获!
Hi,我是彩云。设计趋势年年在变,设计技能也在不断更新,但回到本源,底层的理论知识是不会变的。我自己几乎每年还会翻看一些讲设计基础的书,比如《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之类的,会发现这些原理每次看都会有新的收获。随着工作年数增加,对底层知识的价值认识也越来越深刻,不知道你会不会有这种感觉?
我们更容易识别重复的模式,而不是每次看到新模式都要重新校准大脑。正如前面提到的,大脑作为一种生存机制是懒惰的,模式识别和认知捷径意味着有意识地处理视觉信息所需的能量更少。
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说,当一个设计起作用时,我们会“感受到它”。其影响立竿见影。它发生在潜意识里,在一瞬间完成,是人的本能反应。我们不需要把它放在显微镜下分析它。
文章来源:《理论探讨》 网址: http://www.llttgw.cn/zonghexinwen/2022/0810/978.html
上一篇:理论计算机科学家 Boaz Barak:深度学习并非“简单
下一篇:「泗法微课堂第9期」周俊玲:合同纠纷案件管辖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