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理论探讨》数据库收录[04/29]
- · 《理论探讨》期刊栏目设[04/29]
- · 理论探讨版面费是多少[04/29]
- · 《理论探讨》投稿方式[04/29]
超全面的设计底层理论,优秀设计背后离不开这(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彩云注:很多人看到这些以为自己都懂,但实际设计时犯错最多的也是这些问题) 让我们来看看一些设计原则,以及它们为什么会使得你的设计更能更
让我们来看看一些设计原则,以及它们为什么会使得你的设计更能更加有效。通常情况下,真正优秀的设计会结合这些设计原则。
这些元素的放置方式能够在对称设计中创造出一种平等的顺序感,或者一种稍微偏离平衡能够创造出一种不对称的设计。无论对称还是不对称,我们的大脑都被某种平衡感所吸引,因为它创造了和谐、秩序和美学上令人愉悦的结果。
在格式塔原理中,对称和秩序的法则也被称为pr?gnanz,德语单词“好身材”的意思。这个原理说的是,大脑会以尽可能简单的方式感知模糊的形状,这都是为了节省大脑能量。
编辑导语:人们常说,优秀设计背后的工艺是无形的,然而,这不是随机发生的,不管人们是否注意到,设计的背后是遵循着大量而严格的原理去执行的。本篇文章将探讨那些最底层的设计原理,并分析它们为什么会使得设计更加有效,感兴趣的朋友快来看看吧!
在设计中利用重复是件好事,因为我们的大脑总是在寻找模式、相似性和一致性。为什么?因为重复相同性质的元素需要更少的认知努力。
人类的大脑是懒惰的、有偏见的,喜欢走捷径。Daniel Kahneman称之为“低维思维”。当人们看到某种设计时,它的“美学完整性”、视觉感知和神经科学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
在左边的设计中,一些文字和背景之间的对比不够
苹果对美学完整性的定义是“当一个设计的外观和行为与其功能完美匹配时”(彩云注:我的理解就是所见即所得,符合用户的心理预期)。换句话说,设计的构成是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将研究决定设计组合成败的设计原则——更多的是关于 UI,而不是关于 UX。
我们倾向于寻找一切事物的对称性。几项研究发现,面部对称能提高人们对人脸吸引力的评价(尽管完全对称的脸其实并不一定那么有吸引力)。该理论认为,这种偏好与选择DNA最好的伴侣的进化优势有关。
相反地,当一项设计被认为“有些地方不对劲”时,人们就会下意识地觉得这个设计是有问题的。这样的结果会给品牌或产品带来不好的影响。当一个高端或奢侈品品牌受到高度关注时,这种影响尤其有害。这就是为什么你永远不会遇到设计不完美的香奈儿(Chanel)商店的原因。
当一个设计是合理的,换句话说,它是令人愉快的、有效的,我们会迅速、直观的判断它是合理的。我们的心率降低,多巴胺水平增加,会有一种幸福和平静的感觉。这就像我们听到舒缓的音乐,会沉浸在一种每时每刻的“心流状态” 中。“在这种状态下,人们会专注于一项活动,其他一切似乎都不重要”——来自于一个心理学概念,由 Mihaly Csikszentmihalyi在他的畅销书《心流:最佳体验的心理学》中写道。
多重原则:平衡、对齐和对称在网站上发挥作用
例如,重复元素的形状和大小、填充、留白、类型和颜色,也有助于更对称、更好地平衡,做出美观的设计。
The Athletic这个软件就是用重复元素做设计的好例子。
Web内容可访问性指南 (WCAG)呼吁“文本的视觉呈现应该有至少4.5:1的对比度”,除了大规模文本,它应该有至少3:1的对比度。因此,设计师需要确保内容保持舒适易读。
有时打破网格可以创造强调和移动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重复是一致性的近亲,是优秀可用性的标志。
你更愿意住进哪个房间?
(Illustration courtesy UX Engineer)
这不是一个精心制作的设计,会导致认知紧张。你会在这个网站上预订你的行程吗?
美学完整性不仅仅是关于设计有多好看。它指的是具有明显连贯性的设计:有效的结构和布局,是什么让它产生效果。换句话说,它的元素在视觉层次、对齐、间距、平衡、对称、重复、比例、强调、接近、对比、统一、一致性、配色、排版、负空间等方面都有出色的运用,这里仅举几个例子。
没有视觉层次的网站没有明显的兴趣点。
“对比”指的是使设计中不同的元素更容易区别开。强烈的对比可以在设计中强调一个区域,而微弱的对比可以弱化它,创造一个视觉层次。对比在设计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比不足会使文字特别难以阅读,尤其是对视力有障碍的人来说。
我们都同意上面是糟糕的设计,就像建在沙子上的房子,一个忽视基本设计原则的设计将会崩溃。潜意识里,它会立即被认为是破碎的,无论是视觉上、精神上和情感上。
文章来源:《理论探讨》 网址: http://www.llttgw.cn/zonghexinwen/2022/0810/978.html
上一篇:理论计算机科学家 Boaz Barak:深度学习并非“简单
下一篇:「泗法微课堂第9期」周俊玲:合同纠纷案件管辖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