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理论探讨》数据库收录[04/29]
- · 《理论探讨》期刊栏目设[04/29]
- · 理论探讨版面费是多少[04/29]
- · 《理论探讨》投稿方式[04/29]
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正逢其时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建立了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两大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较为完善,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发挥了保基本、兜底线功能,起到了经济社会“安全网、调节器、减
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建立了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两大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较为完善,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发挥了保基本、兜底线功能,起到了经济社会“安全网、调节器、减震器”作用。截至目前,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3亿人,其中领取待遇人数3亿人,基金累计结余6万多亿元,织就世界上最大的基本养老保险保障网。
五是政府政策支持。主要体现在国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引导长期领取。
一是如果税收优惠政策仍延续2018年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政策,可能导致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参与率较低。由于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月收入5000元,目前全国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较高收入及以上群体约有7000多万人,尽管现有已参加各种基本养老保险的10.3亿人符合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资格,但大多数人实际上享受不到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所带来的实惠,从而会影响参与这项制度的积极性。
贾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养老保险司副司长):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制度保障。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养老保险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突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进一步建设功能更加完备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有三个支柱。
第一,不断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运行机制,健全基金预算管理,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责任关系,形成合理的责任分担机制。
个人养老金本质属性是储蓄
主持人: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市场发展状况如何?个人养老金与基本养老保险有何不同,意义何在?
六是统一信息平台。人社部组织建设统一的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个人养老金账户就在这个平台上开立,统一的平台为人们不分地域、户籍参加提供了支撑。
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实施,是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举措,保障更有质量的老年生活。个人养老金是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个人养老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在制度模式、功能作用、责任主体、风险程度等方面大不相同,体现为六个特色。
第五,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通过采取加大税收优惠政策力度、探索引入自动加入机制、适当降低准入门槛等措施,大力促进企业年金在更多的企业建立。
第二,优化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适当改进基础养老金计发办法。适当提高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做实缴费基数,优化缴费激励机制。
四是补充性。基本养老保险实现保基本,个人养老金与第二支柱企业(职业)年金都是补充养老性质,是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
优化储蓄结构和稳定储蓄率。个人养老金的本质是储蓄,对家庭储蓄具有一定的替代效应,我国始终是全球各国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不仅具备建立个人养老金的条件,而且其替代效应可使普通银行储蓄部分转化为养老金账户的长期资金。此外,在过去十几年里,由于消费习惯和观念的转变以及“90后”消费份额的提升,储蓄率从54%下降到目前46%左右,个人养老金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稳定储蓄率进而稳定投资率的作用。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至此,我国已初步构建起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以企业(职业)年金为补充、与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相衔接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本期邀请有关专家进行探讨。
今后,在促进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方面,除了加紧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外,还应进一步深化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健全和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织密织牢养老保障安全网。为此,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四是个人养老金实行市场化的投资运营,由个人自主选择投资品种,自负盈亏,存在一定风险。
主持人:个人养老金制度将给个人、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带来怎样变化?
提高资本市场的养老金比重。我国养老金资产占GDP比重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养老金占资本市场比重很低,即使按照养老金资产配置中股票占比平均25%的高仓位水平来估算,养老金在股市市值中仅占1%至2%,而世界平均水平是20%,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是24%,养老金“七强”高达28%。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建立,可相应提高资本市场养老金比重。
文章来源:《理论探讨》 网址: http://www.llttgw.cn/zonghexinwen/2022/0524/910.html